四大趨勢預見醫藥電商發展路徑
來源: 瀏覽:2595次發布時間:2020-05-09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持續推進,以醫藥電商為代表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正在成為新的趨勢。在過去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幾個月中,醫藥電商彰顯了互聯網在產品、服務與效率等方面的獨到價值。5月6日,國內知名第三方數據研究和咨詢機構億歐智庫發布的《2020中國醫藥電商發展白皮書》指出,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作用下,行業洗牌期來臨,格局逐漸成型,而四大趨勢將主導醫藥電商的成長。
在政策層面,醫藥電商備案、審核、經營范圍、價格管理等制度和規范愈加明晰,而放開網售處方藥、電子處方流轉等也成為大趨勢。在市場層面,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流供應鏈、人工智能等眾多新技術的應用,醫藥電商無論在市場規模還是服務的范圍上都在逐漸擴大,能夠提供給用戶的產品與服務也日趨多元。在這些基礎上,醫藥零售新增量、處方外流、醫保支付接入以及慢病全周期管理將成為未來醫藥電商發展的四大趨勢。
對于新特藥、罕見病用藥、跨境藥品來說,醫藥電商將是重要渠道。具體而言,對于帶量采購流標品種,大量藥品流出公立醫院渠道,可以引導已有用戶流轉到藥店或者電商渠道購買。就罕見病用藥和新特藥來說,由于罕見病發病率低、病患群體分布分散,許多患者難以在線下購買到所需藥品。醫藥電商在品種上擁有數量級的優勢,可以解決信息不對稱、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等痛點,緩解找藥難、購藥難問題。與此同時,在我國大力開放創新藥進口的大背景下,醫藥電商布局跨境業務也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一大方向。
作為“醫藥分開”的重點內容及“醫藥閉環”的重要環節,處方外流是醫藥電商行業發展的另一顯著趨勢?!搬t藥分開”可以有效破解當前醫療結構“以藥養醫”的困局、為患者提供更多的購藥選擇,同時也可以讓醫院專注于提供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在新的藥品流通體制下,電商平臺在今后處方藥銷售中渠道價值越來越重要。
隨著處方外流的進行,醫保支付接入成為醫藥電商實現突破的關鍵之一。處方外流與醫保結算實現全面對接后,慢病患者可以更方便地實現復診、復購,而對于醫院來說,線上醫保支付也能夠縮短賬期、減輕現金流的壓力,是一項雙贏的舉措。同時,全流程電子化的交易也可以讓政府更為有效地監管醫保資金的使用情況,推進醫保資金更高效率地使用。
慢病全周期管理服務,則是未來醫藥電商發展的另一個爆發點。數據顯示,我國有多達4億的慢性病患者,多數慢性病患者需要長期服藥以及定期復診,對于醫療服務有較高需求。而醫藥電商平臺想要對其做好服務,就必須擺脫單一的藥品銷售平臺定位,以服務于用戶的生命健康全周期管理。
《2020中國醫藥電商發展白皮書》還以京東健康為例,對醫藥電商的慢病全周期管理服務進行詳細解讀。京東健康通過將消費者生命健康周期劃分為保健、檢測、診斷、治療、用藥和康復六大場景,在每一個場景當中定制不同的產品服務組合,實現不同場景下的服務模式和能力。例如,在藥品零售中引入醫生和藥師等,用戶在售前和售后都可以咨詢醫生和藥師,得到專業用藥指導。除此之外,專業醫生和藥師還能夠提供藥品購買和使用咨詢,甚至幫患者安排體檢等服務。這些增值服務也迎合了消費者“自我健康管理”的趨勢,參與用戶健康管理全過程。